22

2022

-

12

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已正式成立


一、分析影响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有害因素

1、开展防伪技术产品质量状况研究,掌握行业概况、技术发展水平、产品制造水平和、产品总体质量状况、产品防伪力度和防伪效果等情况。

2、收集来自国家抽查、地方抽查、委托检验、媒体以及用户方反馈的大量关于假冒伪劣产品信息和防伪产品质量信息,找出影响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有害因素,特别是重要产品质量追溯项目,确定风险监测的主要防伪和安全指标。

通过评估分析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力度、防伪效果、现场管理评价、市场使用情况以及近三年监督检验的情况等,1)对防伪企业由于诚信缺失的造假、质量低劣等行为进行监测;2)对防伪产品的时效性进行监测;3)对防伪力度的有效性进行监测。

二、开展风险监测

1、日常监测。对防伪技术产品的检验报告进行抽检监测。

2、专项监测。对使用单位采购的防伪技术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对重点商品线上销售情况进行大数据舆情监测(包括:假冒的热点舆情事件、假冒销售商铺、防伪产品被假冒的指数、以及该商品主要销售渠道监测、销量走势、消费者及品牌认知、品牌影响力等进行分析和监测)。

3、专业监测。结合防伪行业的特殊性,组织对防伪产品的防伪力度、防伪效果、防伪识别特性等进行专业的评价和数据监测。

4、在用户和防伪企业设立风险监测点。对重点监测的防伪产品特性指标进行监测:如防伪的效果、被仿冒的时间、防伪识别特征的耐性、防转移、防复制等防伪特性安全指标。

三、建立风险预警模型

依据防伪产品的国家、团体和企业标准,在产品质量检验、防伪力度和效果评价数据的基础上,从关键指标入手,结合防伪产品市场假冒舆情监测等因素,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方法,描述防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风险等级。

防伪产品质量风险预警模型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防伪产品质量发生问题的要素分析、防伪产品质量的风险指数评估(综合每种原因出现的可能性和出现问题所带来的后果)、风险分级管理(依据风险指数分级和不同级别风险指数的应对策略)等。

四、数据分析和报告

监测中心对来自实验室、监督抽查、用户单位以及大数据自动采集的所有防伪技术产品的信息实时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掌握影响防伪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有害因素,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编写监测结果分析报告报告总局。由总局实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同时将风险监测结果通报有关部门和单位。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